隨著中秋的臨近,傳統的蘇式月餅,尤其是手工月餅備受消費者厚愛。這些月餅用油紙包裝,樸實無華,讓上年紀的消費者品到了童年的滋味,讓年輕的消費者感到新奇,急于嘗鮮,以致市場上賣得脫貨。
由于手工月餅俏銷,有不法商家競相傍起“手工月餅”來,朋友圈里一下子冒出大批“手工貨”。如何辨別手工月餅還是機器制月餅?
由于手工月餅制作較費時間,有的商家會用機器制作替代。對此,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專業人士告訴記者,蘇式月餅是否手工做還是容易辨認的。機器制作的話,餅的上下兩頭會有兩個切口形成的面皮的“收口”,這是機器切割時留下的。而手工月餅的后一個制作步驟是用外皮把餡料裹進去,所以月餅的底部是平的,只有上面會有一個“收口”,而且不大明顯。
記者了解到,對于廣式月餅是否手工制作,就難以區分了。因為廣式月餅后的制作步驟是壓模,沒有餅口的區分。
位于南塘老街的朝中福御餅坊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,蘇式月餅是否手工制作,除了外形,餡料的用量也有區別。店里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:“人工分配的話,餡料分配更均勻;機器切割的話,因為機器本身存在速度上的誤差(壓料的速度越快,料會擠得越多),反而會誤差大!
“另外,從月餅外形大小來說,手工的比機器的可能稍微誤差大一些。”這位人士補充道,“純手工月餅成本較高,所以在包裝上就會盡量簡化來節約成本!
從日均制作數量上,工作人員說,手工制作的線只月餅,而機器的話一臺一天可以制作幾千只甚至上萬只。
業內人士介紹,蘇式月餅制作的全過程都可以用機器代替,這就看商家如何選擇設備。有些商家選擇流水線,有些選擇部分手工,有些純手工。
關于價格,工作人員告訴記者:“手工月餅餡料不同價格也不同,一般賣4元~6元一只,機器的話成本比人工低,價格會相對低一些。當然還要考慮到品牌、時段(中秋臨近價格相對抬高)、供求關系等因素。”
現在很多家庭都購置了烤箱,這為家庭DIY月餅提供了條件。記者了解到,消費者不僅可以家庭DIY,還可以去烘焙教室,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現場制作蘇式月餅。采訪中,一些專業人士告訴記者,各個商家均有自己獨特的配方和制作小竅門,以下為趙大有嚴師傅提供的蘇式月餅的家庭制作方法,供讀者朋友參考。
1.油酥所需食材:低筋面粉500克,植物油250克(豆油、橄欖油等都可以)。
植物油和面粉拌勻(注意不能加水),直到無小顆粒為止,家庭制作也可以用和面機攪勻。
2.油皮所需食材:筋道較好的面粉(家庭制作可以用餃子粉)1000克,油350毫升,水350毫升,糖漿70克。
注:家庭制作可以適量添加牛奶和雞蛋,上面這個配比是以1000克面粉為例,如果面粉的分量有變化,其他配料按比例增減。
先把水、油、糖漿等拌勻后再加入面粉,手工揉捏到完全均勻為止,也可以用和面機攪拌。
家庭制作時可以先把油酥、油皮都均勻切成小份,油酥和油皮的比例為1:2,油酥捏成小球作為餡兒備用;把油皮均勻切開,然后攤平,攤成四周薄、中間厚的圓形,作為皮子。接著把油酥包在油皮中,用搟面杖攤成橢圓形,再卷起,然后再攤成圓形。這樣,酥皮就算做成了。
傳統蘇式月餅的餡兒主要有苔菜、芝麻、百果這幾種。寧波人的口味偏愛咸鮮味兒的苔菜餡。而近年來,現烤的榨菜鮮肉月餅也非常受歡迎。
苔菜餡包括純苔菜餡兒、少量白蕓豆豆沙(這是一款百搭的餡兒配料)和適量的果仁比如松子仁、各種瓜子仁等。
百果餡這種餡兒的重點在于百果百仁,也就是說果仁數量盡量多,各種瓜子仁、核桃仁都可以采用,這樣口感更香也更豐富,然后加上適量的白蕓豆豆沙,還可以加點傳統的紅絲、綠絲。
榨菜鮮肉餡把鮮肉和榨菜炒熟后就可作為餡兒備用,鮮肉和榨菜的比例及咸淡根據各人的口味來配比。
一般家庭DIY只要選擇一兩種餡兒就可以了,否則數量太多吃不掉就會影響現烤月餅的口感。而純苔菜餡、白蕓豆豆沙、純芝麻餡、椒鹽粉及各種果仁,可以直接從淘寶店購買,這些都是半成品,買齊后再調制。至于各種食材的量,可以根據各人的口味來添加。
另外需要提醒的是,自己調制餡兒時無需再添加糖和鹽,因為這些半成品餡兒本身就帶有味道,比如苔菜餡兒含有咸味,白蕓豆豆沙已經添加了糖漿。
酥皮和餡兒準備妥當后,皮和餡的比例為4:6,一般每只重量為70克,把酥皮包上餡兒,然后略壓成扁圓狀,就可以烘烤了。蘇式月餅無需在表面刷蛋黃,直接上烤箱就行了。
采用上下火230℃,先預熱,然后烘烤20分鐘,一盤香氣四溢的蘇式月餅就新鮮出爐了。 |